中藥一劑其實就是一付藥,患者需要一天服用一劑中藥,需用水煎制兩次后早晚分服,每次需服用250毫升左右。而在煎制藥物時一定要講究一煎和二煎,同時要選擇合適的器具煎制,還要掌握煎藥時間,并把握好火候。
目前不少人在患上疾病時,首先都會想到服用中藥進(jìn)行調(diào)理性治療。主要是由于中藥相對于西藥,基本不會產(chǎn)生藥物副作用,而且有助于達(dá)到標(biāo)本兼治的療效。而中藥的服用需要按劑量,一般每天服用一劑,那么中藥一劑是多少呢?
一、中藥一劑是多少
一劑中藥就是平時所說的一付藥,通常情況下患者的用藥量就是一天一劑。一劑中藥需要用水煎制兩次,可分早晚分服,一次需服用大約250毫升,以達(dá)到中藥藥灌滿腸的要求。也有需要煎制一次或者三次的特殊情況,具體可以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煎制。
二、中藥煎制的注意事項
1.二煎中藥
中藥煎制有很多講究,其中最為關(guān)鍵的就是需要二煎。正如俗話所說的一煎為湯、二煎為藥以及三煎為水,也就是說二煎藥療效最好,因此在煎制藥物時千萬不能偷懶,一定要堅持二煎。但是另有醫(yī)囑的患者除外。
2.選擇合適容器
中藥煎藥對容器的要求比較高,一般可以選擇使用陶瓷、砂鍋、土罐或者瓦罐等材質(zhì)的容器,千萬不要使用鐵質(zhì)以及鋁制的鍋具,否則會影響到藥物療效,甚至可能會讓藥物成分發(fā)生反應(yīng)。
3.掌握煎藥時間
煎制中藥一定掌握合適的時間,需要先用水浸泡十分鐘,之后用大火將其燒開,再用文火繼續(xù)煎制15-20分鐘左右即可。但具體煎制時間也要考慮藥物類型,如果是解表清熱類藥物,通常煎制十分鐘即可,若是補(bǔ)益類藥物則需要適當(dāng)延長煎制時間,以便保證有最高的藥物療效。
4.把握火候
由于中藥分為一煎和二煎,所以對火候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在一煎時需要使用武火,也就是大火煎制,或者可使用中火偏大,在二煎煮沸之后則需要及時改為文火,這樣有助于藥物療效的發(fā)揮,防止藥物成分受到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