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在中醫(yī)臨床中屬于“臟毒”、“腸覃”、“鎖肛痔”、“癥瘕”、“下痢“等范疇。祖國醫(yī)學認為憂思抑郁,脾胃失和,濕濁內(nèi)生,郁而化熱;或飲食不節(jié),誤食不潔之品,損傷脾胃,釀生濕熱,均可導致濕熱下注,浸淫腸道,腸道氣血運行不暢,日久蘊蒸化為熱毒,血肉腐敗故見腹痛腹瀉,便中夾有粘液膿血或為便血,濕、毒、痰、淤、凝結成塊,腫塊日益增大,倡導狹窄,出現(xiàn)排便困難,病情遷延,脾胃虛弱,生化乏源,氣血虧虛,或由脾及腎,還可以出現(xiàn)脾腎陽虛,虛實夾雜,甚至陰陽離決等變化。中華康網(wǎng)提供下列效果上佳的中藥秘方供參考:
(1)海蛇軟堅湯:功能理氣活血,清熱解毒,軟堅消癥。主治直腸癌。
針對直腸癌產(chǎn)生的病機主要是氣滯血淤、痰凝毒聚,所以本方選用了夏枯草、丹參等大量化淤軟堅的藥物以消癥積、活血化淤、解毒止痛、清熱解毒,使全方成為軟堅解毒散瘀之劑,因而治療直腸癌取得較好的療效。本方治療460例直腸癌患者,生存1年以上210例,生存3年以上40例。
(2)黃白解毒湯:功能益氣補血,清熱解毒。主治大腸癌。
祖國醫(yī)學認為手術損傷元氣,化學治療以毒攻毒,不僅耗氣傷陰,更可增加熱毒。本方以黃芪、白英、仙鶴草等補益氣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集扶正祛邪于一方,所以對92例大腸癌術后采用化療方案的患者,同時應用本方獲得較滿意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