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具有傳染性,可能通過直接接觸或共用物品傳播給他人。
灰指甲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甲部疾病,致病菌多為皮膚癬菌。真菌在溫暖潮濕環(huán)境中繁殖迅速,當健康皮膚或指甲接觸患者脫落的皮屑、指甲碎屑時可能被感染。共用拖鞋、指甲剪、毛巾等個人物品是常見傳播途徑,公共浴室、游泳池等潮濕場所也存在傳播風險。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或存在微小皮膚破損的人群更易被傳染。
預防傳播的注意事項:
患者應避免與他人共用指甲修剪工具,每日更換透氣棉襪并用60℃以上熱水洗滌。保持足部干燥,沐浴后及時擦干趾縫。外出時選擇防滑拖鞋,避免赤腳行走于公共區(qū)域。家庭成員建議定期用含氯消毒劑清潔浴室地墊。
感染后的處理措施:
確診后需堅持規(guī)范抗真菌治療,外用藥物如環(huán)吡酮胺、阿莫羅芬等可滲透甲板抑制真菌。嚴重者需聯(lián)合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治療期間定期修剪病甲,使用過的銼刀需酒精浸泡消毒。新長出的健康指甲需持續(xù)觀察6-12個月以防復發(fā)。
日常需穿透氣性好的鞋子,避免長時間穿著膠靴或運動鞋。飲食上適當補充富含鋅、鐵的食物如牡蠣、菠菜,有助于甲板修復。每周用白醋溫水泡腳可輔助抑菌,但不可替代藥物治療。家庭成員出現(xiàn)指甲增厚、變色等情況應及時就醫(yī)排查,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能顯著降低傳染風險。保持環(huán)境通風干燥,定期晾曬鞋襪是阻斷傳播鏈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