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可通過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免疫抑制劑治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漿置換、生物制劑治療等方式干預。該病可能與自身免疫異常、病毒感染、遺傳因素、惡性腫瘤、藥物誘發(fā)等因素有關(guān),通常表現(xiàn)為皮膚紅斑、肌肉無力、關(guān)節(jié)疼痛、吞咽困難、肺部病變等癥狀。
1、激素治療:糖皮質(zhì)激素是皮肌炎的一線治療藥物,常用潑尼松、甲潑尼龍、地塞米松等。早期大劑量沖擊可快速控制炎癥,后期需緩慢減量以防復發(fā)。激素治療期間需監(jiān)測血糖、血壓及骨密度。
2、免疫抑制:對于激素療效不佳者,可聯(lián)合使用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環(huán)孢素等免疫抑制劑。甲氨蝶呤每周小劑量給藥可減少皮膚和肌肉癥狀,用藥期間需定期檢查肝腎功能。
3、免疫球蛋白:重癥患者可采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沖擊治療,通過中和自身抗體改善肌力。每月1次連續(xù)3-6個月的治療能顯著降低肌酸激酶水平。
4、血漿置換:針對伴有抗合成酶抗體陽性的急進型病例,通過分離清除血漿中的異??贵w緩解癥狀。通常需配合免疫抑制劑防止抗體反彈。
5、靶向治療:托珠單抗、利妥昔單抗等生物制劑可用于難治性病例。托珠單抗通過阻斷IL-6受體改善炎癥,利妥昔單抗則靶向清除B淋巴細胞。
日常需避免日光暴曬,外出使用SPF50+防曬霜。急性期臥床休息時每2小時翻身防壓瘡,恢復期進行水中漫步、瑜伽等低強度運動。飲食選擇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魚肉羹、蒸蛋,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zhì)預防骨質(zhì)疏松。定期監(jiān)測肺功能與腫瘤標志物,合并間質(zhì)性肺炎需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霧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