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消化不良的常用藥物包括促胃腸動力藥、抑酸藥、消化酶制劑、胃黏膜保護劑和中成藥。具體藥物有多潘立酮、奧美拉唑、胰酶腸溶膠囊、鋁碳酸鎂和保和丸。
1、促胃腸動力藥:
多潘立酮通過阻斷多巴胺受體增強胃蠕動,適用于胃排空延遲引起的腹脹;莫沙必利選擇性激活5-HT4受體,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上腹不適;伊托必利具有多巴胺D2受體拮抗和乙酰膽堿酯酶抑制雙重作用。這類藥物需餐前服用,但可能引起泌乳素升高等副作用。
2、抑酸藥物:
奧美拉唑作為質(zhì)子泵抑制劑,能持久抑制胃酸分泌,適用于反酸燒心癥狀;雷尼替丁通過阻斷H2受體減少胃酸分泌,作用較溫和;法莫替丁抑酸效果更強且持續(xù)時間長。長期使用需警惕骨質(zhì)疏松風險,建議配合鈣劑補充。
3、消化酶制劑:
胰酶腸溶膠囊含胰脂肪酶、蛋白酶等,幫助分解脂肪和蛋白質(zhì),適合胰腺外分泌不足者;復方消化酶膠囊額外含熊去氧膽酸,促進膽汁分泌;米曲菌胰酶片對淀粉類食物消化效果顯著。建議餐中服用以充分發(fā)揮酶活性。
4、胃黏膜保護劑:
鋁碳酸鎂可中和胃酸并在潰瘍面形成保護層,緩解胃痛;枸櫞酸鉍鉀能殺滅幽門螺桿菌并促進黏液分泌;硫糖鋁能與胃蛋白酶結(jié)合減少黏膜損傷。這類藥物通常需嚼碎后服用,用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黑便。
5、中成藥:
保和丸含山楂、神曲等消食導滯成分,適用于飲食積滯;枳術(shù)寬中膠囊能健脾消脹;香砂養(yǎng)胃丸對寒濕型消化不良有效。中藥制劑需辨證使用,部分含毒性藥材需控制療程,與西藥聯(lián)用需間隔2小時。
消化不良患者應建立規(guī)律飲食習慣,每日5-6餐少量進食,選擇易消化的煮燉食物,避免油炸辛辣。餐后適度散步促進胃腸蠕動,可順時針按摩腹部。建議記錄飲食日記排查誘發(fā)食物,焦慮情緒可能加重癥狀,可通過腹式呼吸調(diào)節(jié)自主神經(jīng)功能。癥狀持續(xù)2周以上或出現(xiàn)嘔血、消瘦等警報癥狀需及時胃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