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炎可通過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膏、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抗生素類藥膏、抗組胺藥膏、保濕修復類藥膏等方式治療。
1、糖皮質激素類:
中弱效激素如氫化可的松乳膏適用于面部和間擦部位,強效激素如鹵米松乳膏用于軀干四肢肥厚皮損。此類藥物需短期間斷使用,連續(xù)應用不超過2周,兒童宜選擇糠酸莫米松等安全性較高的劑型。
2、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他克莫司軟膏和吡美莫司乳膏適用于面部及皮膚薄嫩部位長期維持治療,對激素抵抗型皮炎效果顯著。用藥初期可能出現(xiàn)灼熱感,需配合冷藏保存藥物降低刺激。
3、抗生素類藥膏:
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用于合并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皮損,可有效控制滲出和結痂。與激素聯(lián)用時建議先涂抗生素,間隔30分鐘后再用激素制劑。
4、抗組胺藥膏:
苯海拉明乳膏和多塞平乳膏能緩解劇烈瘙癢癥狀,尤其適合夜間使用。需注意局部過敏反應,避免與口服抗組胺藥疊加使用導致嗜睡加重。
5、保濕修復類:
含神經(jīng)酰胺的薇諾娜特護霜和尿素軟膏可修復皮膚屏障,建議在沐浴后3分鐘內(nèi)涂抹。對于嚴重干燥脫屑可選用凡士林基質的厚重膏體,每日使用次數(shù)不少于4次。
治療期間需避免熱水燙洗和搔抓,穿著純棉透氣衣物。推薦每周游泳不超過2次并使用專用防護霜,飲食注意補充亞麻籽油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急性期皮損滲出明顯時可短期使用3%硼酸溶液濕敷,慢性期堅持每日使用相當于全身表面積用30克保濕劑的量。癥狀持續(xù)加重或合并發(fā)熱需及時就診評估是否需口服免疫抑制劑或光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