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肝炎可通過停藥觀察、保肝治療、調整用藥方案、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避免肝毒性物質等方式干預。該病通常由抗生素、解熱鎮(zhèn)痛藥、抗結核藥、中草藥、抗腫瘤藥等藥物使用不當引起。
1、停藥觀察:立即停用可疑肝損傷藥物是首要措施,輕度肝酶升高在停藥后2-8周可自行恢復。需記錄用藥史幫助醫(yī)生判斷致病藥物,避免再次使用同類藥物。
2、保肝治療:水飛薊素可穩(wěn)定肝細胞膜,雙環(huán)醇能降低轉氨酶,還原型谷胱甘肽可中和自由基。這三種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使用,配合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效果更佳。
3、調整用藥:慢性病患者需與主治醫(yī)師溝通替代方案,如抗結核治療可選用利福噴丁替代利福平。長期用藥者應遵循最小有效劑量原則,避免聯(lián)合使用多種肝毒性藥物。
4、肝功能監(jiān)測:治療期間每周檢測ALT、AST、膽紅素指標,恢復期每月復查。特殊人群如老年人、酗酒者、肥胖患者需增加檢測頻率,警惕黃疸、腹水等重癥表現(xiàn)。
5、規(guī)避風險:慎用對乙酰氨基酚等非處方藥,避免酒精、霉變食物等肝毒性物質。中藥使用前需明確成分,何首烏、雷公藤等藥材需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療程。
日常飲食選擇高蛋白低脂食物如魚肉、豆腐,適量補充B族維生素。保持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肝臟負擔。出現(xiàn)食欲減退、皮膚瘙癢癥狀應及時復查,重癥患者需考慮人工肝支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