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癥可能與生長激素缺乏、遺傳因素、營養(yǎng)不良、慢性疾病、內分泌異常等因素有關,生長激素缺乏僅為其中一種常見病因。
1、生長激素缺乏:垂體功能異?;蚧蛲蛔兛赡軐е律L激素分泌不足,表現為身高低于同齡人3個百分位以上。確診需通過生長激素激發(fā)試驗,治療采用重組人生長激素皮下注射,配合定期監(jiān)測骨齡和甲狀腺功能。
2、遺傳因素:家族性矮小或特發(fā)性矮小占病例的60%-80%,與父母身高遺傳密切相關。此類兒童生長速度正常但始終低于遺傳靶身高,可通過均衡營養(yǎng)、跳繩籃球等縱向運動改善最終身高。
3、營養(yǎng)不良:長期蛋白質或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會抑制生長板軟骨細胞增殖。每日需保證1.5g/kg優(yōu)質蛋白攝入,重點補充鋅牡蠣牛肉、維生素D深海魚蛋黃及鈣質乳制品豆制品。
4、慢性疾?。合忍煨孕呐K病、腎病綜合征等消耗性疾病會加速蛋白分解代謝。這類患兒需先控制原發(fā)病,如腎病緩解期可選用促生長效果較好的rhGH制劑,同時監(jiān)測尿蛋白指標。
5、內分泌異常:甲狀腺功能減退或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會干擾生長激素作用。典型表現包括骨齡延遲、四肢短小,需聯合使用左甲狀腺素鈉和生長激素,并定期復查甲狀腺超聲。
保證每日500ml牛奶、50g瘦肉及1小時縱向運動有助于刺激生長板。建議每3個月測量身高體重,若年生長速度<4cm或骨齡落后2歲以上,需至兒童內分泌科進行生長激素激發(fā)試驗與染色體核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