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癥眩暈可通過甲磺酸倍他司汀、鹽酸氟桂利嗪、銀杏葉提取物等藥物緩解癥狀。該疾病通常由內耳碳酸鈣結晶脫落、頭部外傷、耳部感染、骨質疏松、梅尼埃病等因素引起。
1、改善微循環(huán):甲磺酸倍他司汀能增加內耳血流供應,減輕眩暈發(fā)作頻率。該藥物通過調節(jié)前庭系統(tǒng)血流量,幫助耳石復位后穩(wěn)定內耳功能。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連續(xù)服用2-4周,避免與抗組胺藥物同時使用。
2、鈣拮抗劑:鹽酸氟桂利嗪可抑制前庭神經興奮性,緩解旋轉性眩暈。該藥物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服藥期間應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yè)。長期使用需監(jiān)測肝功能,與鎮(zhèn)靜類藥物合用時需調整劑量。
3、植物提取物:銀杏葉提取物含黃酮苷成分,能減輕內耳淋巴液水腫。該藥物起效較慢需持續(xù)服用1個月以上,胃腸功能較弱者建議餐后服用。對銀杏過敏或使用抗凝藥物者禁用。
4、前庭抑制劑:地芬尼多可阻斷前庭神經沖動傳導,適用于急性眩暈發(fā)作。該藥物可能導致口干、視物模糊,青光眼患者慎用。短期使用不超過3天,癥狀緩解后逐步減量。
5、營養(yǎng)神經:維生素B族復合制劑可促進前庭神經修復,改善平衡功能。建議選擇含B1、B6、B12的復合制劑,與甲鈷胺聯用效果更佳。糖尿病患者需注意制劑中糖分含量。
日常飲食可增加富含維生素D的魚類、蛋黃,配合前庭康復訓練如Brandt-Daroff練習。避免突然轉頭或低頭動作,睡眠時保持頭部稍高位。眩暈發(fā)作期間建議側臥休息,癥狀持續(xù)超過24小時需急診排除腦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