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呼吸科主任張燕萍介紹說,冬季寒冷,陰寒盛,陽氣內斂,某些以陽氣虛為主要病機的疾病就會易于發(fā)作,比如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支、哮喘、慢性咽炎、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等疾病。"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陰寒之氣最盛,陽氣斂藏而最弱。在此期間,選擇特定穴位予以貼敷,就能起到顧護初升陽氣、扶正固本、調節(jié)陰陽、調節(jié)免疫功能的作用,從而調動人體潛能,激發(fā)正氣,祛除病邪,恢復健康。
張燕萍說,貼敷方法是將含有溫經、益氣、養(yǎng)陰等藥物的藥膏貼于特定穴位(如肺腧、膏肓)上,在"冬至"日即"三九"第一天開始,選用適當?shù)碾蜓ㄟM行貼敷。每"一九"可貼敷6天停3天,連續(xù)貼三個"九"即可。成人一般每次貼4—6小時,兒童貼半小時到1小時。時間不要過長,以免藥物刺激皮膚產生過敏反應。需要貼敷的患者只需第一次貼時去醫(yī)院,請大夫根據(jù)患者疾病、體質確定適合的穴位,以后即可在家自己貼,十分方便?;颊咭部筛鶕?jù)用藥后的反應調整貼敷的時間。張燕萍說,貼敷其實也并不一定非局限于"三九",只要在寒冷的冬季都可以應用。一般來說,穴位貼敷治療3年為一個療程。
另外,張燕萍提醒大家,疾病處于急性發(fā)作期,如感冒痰黃者,不適合貼敷,此外,孕婦、年老體弱、皮膚過敏者慎用或禁用。
貼敷期間不要吃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及海鮮,不要飲酒,以免影響藥效。貼藥后局部皮膚出現(xiàn)微紅、微癢屬正常反應。若皮膚紅腫、燒灼感明顯,應盡快揭下藥膏,觀察或外用抗過敏軟膏。本身對橡皮膏敏感的患者,可以將外圍的橡皮膏剪掉,換用紙膠布等其他不過敏的東西固定。貼敷后若皮膚出現(xiàn)水皰,要保護好創(chuàng)面,忌搔抓,以免感染。同時換用其他穴位,減少貼敷時間。安裝心臟起搏器的心臟病患者,貼敷之前要跟醫(yī)生交代一下,不要選擇含有磁性成分的貼敷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