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肛裂可通過調整飲食、溫水坐浴、藥物治療、括約肌松弛術、肛裂切除術等方式治療。肛裂通常由便秘、局部感染、肛門括約肌痙攣、肛管狹窄、慢性炎癥等原因引起。
1、調整飲食:
增加膳食纖維攝入能軟化大便,減少排便時對肛門的機械性損傷。建議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來源包括燕麥、火龍果、奇亞籽等。同時需保證每日2000毫升以上飲水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長期堅持可降低肛裂復發(fā)率。
2、溫水坐浴:
每日2-3次、每次15分鐘的40℃溫水坐浴能緩解肛門括約肌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坐浴后配合局部按摩可增強效果,注意保持肛門清潔干燥。該方法對急性期肛裂疼痛緩解率達70%以上。
3、藥物治療:
硝酸甘油軟膏能直接松弛肛門內括約肌,緩解痙攣性疼痛;局麻藥利多卡因凝膠可阻斷痛覺傳導;痔瘡栓含地奧司明可減輕局部水腫。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使用,避免自行調整用藥方案。
4、括約肌松弛術:
針對頑固性肛裂可采用內括約肌側切術,通過部分切斷內括約肌降低肛管靜息壓。手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術后配合生物反饋訓練可預防肛門失禁并發(fā)癥。適用于病程超過3個月的慢性肛裂患者。
5、肛裂切除術:
對合并哨兵痔、肛乳頭肥大的復雜肛裂,需手術切除裂口瘢痕組織。術后創(chuàng)面開放愈合,需每日消毒換藥,配合紅光照射促進愈合。該術式治愈率超過90%,但存在2-4周恢復期。
肛裂患者日常應建立定時排便習慣,建議晨起后飲用溫水刺激胃腸反射。排便時避免過度用力,每次如廁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可進行提肛運動鍛煉盆底肌,每日3組、每組15次。術后恢復期需避免久坐久站,選擇透氣棉質內褲。若出現(xiàn)發(fā)熱、劇烈疼痛或異常出血,應立即返院復查。慢性肛裂患者建議每半年進行肛門指檢,排除其他肛腸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