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可通過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藥物治療,通常由皮膚屏障受損、免疫抑制、潮濕環(huán)境、糖尿病控制不佳、長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
1、唑類抗真菌藥:
酮康唑對皮膚癬菌和酵母菌感染有效,適用于體癬、足癬等淺表真菌病。氟康唑主要用于念珠菌性陰道炎、口腔念珠菌病等系統(tǒng)性感染,能透過血腦屏障治療隱球菌性腦膜炎。伊曲康唑對指甲真菌感染療效顯著,需注意監(jiān)測肝功能。
2、丙烯胺類藥物:
特比萘芬通過抑制角鯊烯環(huán)氧化酶殺滅真菌,對甲癬療程需持續(xù)12周以上。布替萘芬外用乳膏適用于股癬、足癬等皮膚感染,每日涂抹1-2次。這類藥物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哺乳期婦女慎用。
3、多烯類抗真菌藥:
兩性霉素B是治療侵襲性曲霉病的一線藥物,需靜脈給藥且可能引發(fā)寒戰(zhàn)發(fā)熱。制霉菌素用于口腔和消化道念珠菌感染,含漱或口服后不吸收。使用期間需定期檢測腎功能和電解質水平。
4、棘白菌素類:
卡泊芬凈針對耐唑類藥物的念珠菌血癥,通過抑制β-葡聚糖合成破壞真菌細胞壁。米卡芬凈適用于食管念珠菌病,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靜脈炎和低鉀血癥。這類注射藥物多用于重癥住院患者。
5、其他抗真菌劑:
環(huán)吡酮胺外用治療花斑癬和皮膚念珠菌病,需連續(xù)使用4周以上。灰黃霉素對頭癬效果較好,但可能引起光敏反應。氟胞嘧啶常與兩性霉素B聯(lián)用治療隱球菌病,單獨使用易產生耐藥性。
真菌感染治療期間應保持患處干燥清潔,穿透氣棉質衣物避免局部悶熱。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長期使用抗生素者需補充益生菌。飲食可增加大蒜、椰子油等天然抗真菌食物,嚴重感染需配合醫(yī)生完成足療程用藥,避免自行停藥導致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