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和乙肝兩對半檢查的檢測目的不同,兩者不能互相替代。肝功能檢查主要反映肝臟的代謝、合成和解毒功能,而乙肝兩對半檢查用于判斷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感染狀態(tài)。若需全面評估肝臟健康狀況,建議根據(jù)醫(yī)生指導同時進行兩項檢查。
肝功能檢查通過檢測轉氨酶、膽紅素、白蛋白等指標,評估肝臟是否受損及其嚴重程度。轉氨酶升高可能提示肝細胞損傷,膽紅素異常反映膽汁排泄障礙,白蛋白降低則可能與慢性肝病相關。這些指標異常時需結合臨床癥狀和其他檢查進一步明確病因,但無法直接判斷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兩對半檢查包含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和核心抗體五項指標。表面抗原陽性提示現(xiàn)癥感染,表面抗體陽性代表具有免疫力,e抗原陽性反映病毒復制活躍。該檢查能明確乙肝感染狀態(tài),區(qū)分急性或慢性感染,評估傳染性強弱,為疫苗接種或抗病毒治療提供依據(jù)。
對于有肝炎癥狀、乙肝家族史、高危暴露史的人群,或肝功能異常但原因未明者,聯(lián)合兩項檢查更具臨床價值。日常護肝需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酒精和肝毒性藥物,適量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與維生素。定期體檢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肝臟病變,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肝功能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