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瘙癢需根據(jù)病因選擇藥物,常用藥物包括克霉唑陰道片、甲硝唑栓、氯雷他定片等。外陰瘙癢可能與真菌感染、細菌性陰道炎、過敏反應等因素有關,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用藥。
1、抗真菌藥:
真菌性陰道炎引起的外陰瘙癢可選用克霉唑陰道片或硝酸咪康唑栓。這類藥物通過抑制真菌細胞膜合成發(fā)揮作用,使用前需明確診斷為念珠菌感染。妊娠期患者需在醫(yī)生評估后調整用藥方案。
2、抗菌藥物:
細菌性陰道病導致的外陰瘙癢可使用甲硝唑栓或克林霉素磷酸酯陰道凝膠。厭氧菌感染常伴有魚腥味分泌物,用藥期間需避免飲酒,療程通常為5-7天。
3、抗過敏藥:
接觸性皮炎或過敏反應引發(fā)的外陰瘙癢可口服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這類抗組胺藥物能緩解瘙癢和紅腫,適用于對衛(wèi)生巾、洗滌劑等物質過敏的情況。
4、激素類藥膏:
外陰濕疹或硬化性苔蘚患者可短期使用氫化可的松軟膏。強效激素需嚴格遵醫(yī)囑控制使用時長,避免皮膚萎縮等副作用,合并感染時需配合抗菌藥物使用。
5、中藥制劑:
苦參凝膠或保婦康栓等中成藥可用于濕熱下注型外陰瘙癢。這類藥物具有清熱燥濕功效,使用期間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療效不佳時應及時就醫(yī)。
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選擇棉質透氣內褲,避免使用堿性洗劑。飲食上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適當補充含益生菌的酸奶。瘙癢持續(xù)超過1周或伴有異常分泌物、潰瘍時,需及時進行白帶常規(guī)檢查。日常避免過度抓撓,沐浴后及時擦干皮膚皺褶處,月經(jīng)期需勤換衛(wèi)生巾。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需積極控制血糖,長期使用抗生素者需注意預防二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