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角型青光眼可能導致失明。該疾病早期無明顯癥狀,但隨病情進展會逐漸損害視神經(jīng),最終造成不可逆的視力喪失。
一、疾病分期與癥狀表現(xiàn):
早期階段患者可能僅出現(xiàn)輕微視野缺損,如夜間視物模糊或周邊視野縮小,此時眼壓呈波動性升高。中期可見典型弓形暗點,眼壓持續(xù)高于21mmHg,視盤出現(xiàn)凹陷性萎縮。晚期表現(xiàn)為管狀視野,雙眼視物如通過隧道,眼底檢查可見視神經(jīng)蒼白萎縮,此時視力損傷已難以逆轉。
二、治療與預后:
通過規(guī)范治療可延緩疾病進展。早期患者可使用前列腺素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或碳酸酐酶抑制劑控制眼壓,定期進行視野檢查和OCT監(jiān)測。中期需聯(lián)合激光小梁成形術改善房水循環(huán)。晚期若藥物控制不佳,需考慮小梁切除術等抗青光眼手術。堅持治療可使90%早期患者保持有用視力,但未及時干預者10年內失明風險達30%。
患者應保持每日有氧運動促進眼內血液循環(huán),避免咖啡因及一次性大量飲水。飲食需增加深色蔬菜攝入,補充葉黃素和花青素等護眼營養(yǎng)素。每3-6個月需復查眼壓和視野,情緒管理對控制眼壓波動至關重要,可通過冥想緩解焦慮。夜間睡眠建議抬高床頭15度以降低靜脈壓,避免在暗環(huán)境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