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吃藥確實可能引起藥物性肝炎。藥物性肝炎是指因長期或過量服用某些藥物導致的肝臟損傷,其發(fā)生與藥物種類、劑量及個體差異密切相關。
一、易引發(fā)藥物性肝炎的常見藥物:
解熱鎮(zhèn)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長期超量使用可能直接損傷肝細胞;抗結核藥異煙肼和利福平聯合使用時,部分患者會出現肝功能異常;部分中草藥如何首烏、雷公藤等也可能導致肝毒性??股厝缂t霉素、抗真菌藥酮康唑等也可能引發(fā)肝臟不良反應。使用這些藥物時需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發(fā)現異常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二、藥物性肝炎的臨床表現:
輕度可能僅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中度會出現黃疸、肝區(qū)不適;嚴重者可發(fā)展為肝衰竭。早期癥狀易被忽視,建議長期服藥者每3-6個月檢查肝功能,包括轉氨酶、膽紅素等指標。若出現皮膚鞏膜黃染、尿液顏色加深等典型癥狀應立即就醫(yī)。
三、高危人群需特別注意:
老年人因代謝功能下降更易發(fā)生藥物蓄積;慢性肝病患者肝臟代償能力較差;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者可能因藥物相互作用增加風險;有藥物過敏史者需警惕特異質肝損傷。這些人群用藥前應充分評估獲益風險比,優(yōu)先選擇肝毒性較小的替代藥物。
日常應避免自行購買藥物長期服用,確需長期用藥時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肝毒性較小的藥物,并配合保肝治療。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限制高脂食物以減輕肝臟負擔。適度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但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身體負荷。出現可疑癥狀時及時就醫(yī)檢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