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前后壁膨出是指陰道前壁或后壁因盆底肌肉和韌帶松弛向陰道內(nèi)突出,常伴隨排尿困難、下墜感等癥狀。陰道前后壁膨出主要有陰道前壁膨出、陰道后壁膨出、膀胱膨出、直腸膨出、子宮脫垂等類型。
1、陰道前壁膨出
陰道前壁膨出多因分娩損傷或年齡增長導致盆底肌肉松弛,使膀胱和尿道向陰道前壁突出?;颊呖赡艹霈F(xiàn)排尿困難、尿頻、壓力性尿失禁等癥狀。輕度膨出可通過凱格爾運動改善,中重度需考慮盆底重建手術。盆底肌電刺激和生物反饋治療也有一定效果。
2、陰道后壁膨出
陰道后壁膨出常因直腸向陰道后壁突出所致,多與長期便秘、慢性咳嗽等腹壓增高因素有關。典型癥狀包括排便困難、肛門墜脹感。保守治療包括飲食調(diào)節(jié)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必要時可使用子宮托。嚴重者需行后盆底修補術。
3、膀胱膨出
膀胱膨出屬于陰道前壁膨出的特殊類型,因膀胱底部下垂至陰道前壁形成?;颊叱S信拍虿槐M感、反復尿路感染。診斷需結合尿動力學檢查,治療包括行為療法如定時排尿,藥物如M受體阻滯劑,嚴重時需行膀胱懸吊術。
4、直腸膨出
直腸膨出是陰道后壁膨出的常見表現(xiàn),直腸前壁突入陰道后壁形成疝囊。癥狀包括排便需手指協(xié)助、會陰部脹痛。保守治療包括高纖維飲食和緩瀉劑,手術治療如經(jīng)陰道直腸前突修補術可改善癥狀。產(chǎn)后及時盆底康復訓練有預防作用。
5、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常與陰道前后壁膨出合并發(fā)生,因主韌帶和宮骶韌帶松弛導致子宮位置下移。根據(jù)程度分為I-III度,輕者無癥狀,重者可見宮頸脫出陰道口。治療包括子宮托放置、曼氏手術和陰式子宮切除術。絕經(jīng)后女性雌激素治療可輔助改善癥狀。
陰道前后壁膨出患者應避免提重物和長期站立,控制體重減少腹壓,堅持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飲食上多攝入高纖維食物預防便秘,適量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促進組織修復。出現(xiàn)明顯下墜感或排尿排便障礙時需及時就醫(yī),根據(jù)膨出類型和程度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產(chǎn)后42天起應系統(tǒng)進行盆底功能評估和康復訓練,有效預防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