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癬可以通過觀察癥狀進行初步自測,但確診需由醫(yī)生結合實驗室檢查完成。
1、典型癥狀自測:
手足癬常見于足趾縫、手掌或足底,初期表現為局部皮膚發(fā)白、浸軟,伴有細小鱗屑。病情進展后可能出現環(huán)形紅斑、丘疹或水皰,邊緣隆起且界限清晰。瘙癢感在活動后或夜間加劇,搔抓后易出現糜爛滲出。趾間型手足癬好發(fā)于第三、四趾縫,角質層增厚呈灰白色;角化過度型則表現為足跟部皮膚干燥皸裂。
2、病程發(fā)展特點:
夏季癥狀加重,冬季可能自行緩解但未根治。反復發(fā)作超過三個月需高度懷疑真菌感染。若發(fā)現指甲增厚、變黃或脫落,可能已并發(fā)甲癬。家庭成員有類似癥狀或共用拖鞋、毛巾者感染風險更高。糖尿病患者出現上述表現時,需優(yōu)先排除真菌感染。
3、鑒別診斷要點:
需與濕疹、掌跖膿皰病等區(qū)分。濕疹多對稱分布且邊界不清,膿皰病可見無菌性膿皰。接觸性皮炎有明確致敏物接觸史。真菌鏡檢陽性是確診金標準,家用伍德燈照射雖可見綠色熒光,但準確率僅60%左右。
保持患處干燥透氣,每日更換純棉襪并用60℃以上熱水燙洗。避免赤足行走于公共浴室,選擇透氣性好的皮質鞋。飲食需控制高糖食物攝入,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增強皮膚抵抗力。癥狀持續(xù)兩周以上或出現化膿感染時,應立即停用激素類藥膏并就醫(yī)進行真菌培養(yǎng)。運動后及時清潔手足,游泳健身建議自備防滑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