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缺鐵可通過飲食調整、鐵劑補充、定期監(jiān)測、改善吸收、疾病管理等方式預防。缺鐵通常由鐵攝入不足、吸收障礙、需求增加、慢性失血、基礎疾病等原因引起。
1、飲食調整:動物肝臟、紅肉、血制品等富含血紅素鐵,吸收率較高;菠菜、黑木耳等植物性食物含非血紅素鐵,需搭配維生素C促進吸收。避免與咖啡、濃茶同食影響鐵吸收。
2、鐵劑補充:孕中期起常規(guī)補充鐵劑預防貧血,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多糖鐵復合物等口服制劑需遵醫(yī)囑使用。出現黑便屬正?,F象,過量補鐵可能引發(fā)便秘。
3、定期監(jiān)測:孕12周、28周需檢測血紅蛋白和血清鐵蛋白,血紅蛋白<110g/L或血清鐵蛋白<20μg/L診斷為缺鐵性貧血。多胎妊娠、孕前月經量多者應增加檢測頻次。
4、改善吸收:胃酸缺乏者避免使用抗酸藥物,補鐵時間應與鈣劑間隔2小時。適當補充維生素B12和葉酸可協(xié)同改善貧血,餐后服用鐵劑可減輕胃腸道刺激。
5、疾病管理:消化性潰瘍、痔瘡出血等慢性失血疾病需及時治療,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需鑒別診斷。嚴重貧血可能影響胎兒發(fā)育,血紅蛋白<70g/L需考慮靜脈補鐵。
預防孕婦缺鐵需貫穿整個妊娠周期,孕前3個月開始儲備鐵元素,每日鐵攝入量應從20mg逐漸增至29mg。適度進行散步、孕婦瑜伽等有氧運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烹飪使用鐵鍋可增加膳食鐵含量。出現乏力、頭暈等貧血癥狀應及時就醫(yī)評估,避免自行加大鐵劑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