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難產指分娩過程中因產道機械性阻塞或胎兒異常導致胎頭無法順利通過產道的情況。該病癥可能由骨盆狹窄、胎位異常、巨大胎兒、軟產道腫瘤、子宮畸形等因素引起,臨床表現(xiàn)為產程停滯、劇烈腹痛、胎心異常等。
1、骨盆狹窄:骨盆結構異?;虬l(fā)育不良可造成骨產道空間不足,需通過骨盆測量評估。輕度狹窄可嘗試改變體位分娩,嚴重者需選擇剖宮產終止妊娠。
2、胎位異常:持續(xù)性枕橫位或枕后位等胎位不正會使胎頭徑線增大。徒手旋轉胎位、膝胸臥位調整無效時,需考慮產鉗助產或剖宮產。
3、巨大胎兒:胎兒體重≥4000克易發(fā)生頭盆不稱。孕期需控制血糖監(jiān)測胎兒生長,分娩時出現(xiàn)梗阻需及時中轉手術。
4、軟產道腫瘤:宮頸肌瘤、陰道隔膜等占位病變會阻礙胎兒下降。妊娠前發(fā)現(xiàn)腫瘤應提前切除,臨產時確診需緊急剖宮產。
5、子宮畸形:雙角子宮、縱隔子宮等畸形改變產道形態(tài)。孕前超聲篩查可早期發(fā)現(xiàn),分娩時根據畸形程度選擇陰道試產或手術。
預防梗阻性難產需做好孕前檢查與孕期管理,控制體重增長在11-16公斤范圍內,堅持每天30分鐘步行等低強度運動。分娩過程中出現(xiàn)產程延長、胎心減速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就醫(yī),避免強行陰道分娩導致子宮破裂或胎兒窒息。產后注意會陰傷口護理,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魚肉蛋奶和維生素C的柑橘獼猴桃促進組織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