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能表現為發(fā)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呼吸困難等癥狀,部分患者伴隨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非特異性表現。
約80%患者出現發(fā)熱,體溫多高于37.3℃,常伴隨持續(xù)性干咳。發(fā)熱可能由病毒刺激免疫系統(tǒng)釋放炎癥因子導致,咳嗽源于呼吸道黏膜損傷。建議監(jiān)測體溫變化,適量補充電解質水。
約50%患者出現嗅覺減退或喪失,可能與病毒攻擊嗅神經支持細胞相關。癥狀通常持續(xù)2-4周,可通過嗅覺訓練如每日聞檸檬、丁香等刺激性氣味促進恢復。
重癥患者可能出現呼吸頻率>30次/分、血氧飽和度<93%,提示肺部炎癥浸潤影響氣體交換。居家可使用指夾式血氧儀監(jiān)測,出現三凹征或口唇紫紺需立即就醫(yī)。
20%患者伴隨腹瀉、惡心等消化道癥狀,與病毒侵襲腸上皮細胞有關。建議選擇低渣飲食如白粥、面條,避免乳制品加重腹瀉,注意補充口服補液鹽。
病毒血癥可能導致持續(xù)頭痛、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出現結膜充血。適當冷敷緩解疼痛,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心肌負擔。
感染期間需保證每日2000ml飲水量,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雞蛋、魚肉,配合八段錦等低強度運動。居家隔離時每日通風3次,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高頻接觸表面,癥狀加重或持續(xù)超過10天應及時至發(fā)熱門診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