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起夜時需注意防跌倒、控制光線強度、穿著防滑鞋、避免憋尿、監(jiān)測夜間排尿頻率。起夜是老年人常見的生理現(xiàn)象,但可能增加跌倒風險或反映潛在健康問題。
1、防跌倒
老年人起夜時需特別預防跌倒,臥室到衛(wèi)生間的路徑應保持通暢,移除地毯、電線等障礙物。建議安裝床邊護欄或起身輔助器,起床時先坐穩(wěn)再站立。衛(wèi)生間可加裝防滑墊和扶手,馬桶旁設置L型支架幫助借力。有平衡障礙者可備用手杖,視力不佳者需佩戴眼鏡。
2、光線控制
夜間照明需柔和且全覆蓋,避免強光直射眼睛影響睡意。走廊安裝感應地燈,亮度控制在15-30勒克斯之間。臥室可保留臺燈或小夜燈,開關位置應在觸手可及處。不建議使用手機照明,藍光可能抑制褪黑素分泌。光線應能清晰照出地面高低差。
3、防滑鞋
選擇鞋底有防滑紋路的居家專用鞋,鞋跟高度不超過2厘米。避免穿拖鞋或襪子在濕滑地面行走,推薦后跟帶扣的防滑室內(nèi)鞋。鞋面需寬松不壓迫腳背,材質應透氣防汗。冬季可選擇絨里防滑鞋,防止腳部受涼引發(fā)尿頻。
4、避免憋尿
有尿意應及時如廁,長期憋尿可能導致尿路感染或膀胱功能受損。睡前2小時限制飲水量,但不應刻意減少全天水分攝入。避免飲用咖啡、濃茶等利尿飲品,晚餐減少高鹽食物。前列腺增生患者可按醫(yī)囑服用緩解藥物。
5、監(jiān)測頻率
記錄每晚起夜次數(shù)和時間,持續(xù)3次以上需就醫(yī)排查原因。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慢性病可能引起夜尿增多。男性需檢查前列腺,女性注意盆底肌功能。必要時進行尿常規(guī)、泌尿系超聲等檢查。突發(fā)夜尿增加伴水腫需警惕腎功能異常。
老年人應保持規(guī)律作息,白天適度運動改善睡眠質量,但睡前3小時避免劇烈活動。飲食注意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導致的跌倒骨折。臥室溫度維持在20-24攝氏度,被褥輕便保暖。定期體檢排查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按醫(yī)囑調整晚間用藥時間。家屬可協(xié)助進行居家安全改造,必要時陪同如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