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觀察牙齒外觀、感受口腔舒適度及定期專業(yè)檢查可初步判斷牙齒健康狀況。
1、牙齒外觀自查:
健康牙齒表面光滑無缺損,顏色均勻呈乳白或淡黃色。若發(fā)現牙齒出現黑斑、白堊色斑塊或明顯齲洞,可能提示齲齒;牙頸部楔狀缺損或牙釉質裂紋可能與磨牙癥或刷牙方式不當有關。牙齦應呈粉紅色且緊貼牙面,若紅腫、出血或退縮,需警惕牙齦炎或牙周炎。牙齒排列異常如擁擠、錯位可能增加清潔難度,長期易引發(fā)口腔問題。
2、口腔功能與感覺評估:
正常咀嚼無疼痛或酸軟感,冷熱刺激敏感持續(xù)數秒屬異?,F象。晨起口腔異味明顯或長期口臭可能源于牙結石堆積或齲洞食物嵌塞。牙齒松動度超過1毫米或咬合時特定牙齒先接觸,提示可能存在咬合創(chuàng)傷或牙周病變。夜間磨牙、晨起顳下頜關節(jié)酸脹需考慮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
3、專業(yè)檢查必要性:
每年至少一次口腔檢查結合X光片能發(fā)現隱匿性齲齒、牙根尖病變或骨吸收。牙周探診深度超過3毫米、探診出血即為牙周炎標志。數字化口腔掃描可三維評估牙齒鄰接關系,早期發(fā)現鄰面齲或修復體邊緣微滲漏。唾液檢測能評估齲易感性,微生物檢測輔助診斷特異性牙周病原體感染。
日常維護需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線清潔鄰面,限制精制糖攝入頻率,餐后清水漱口減少酸蝕。選擇含氟牙膏增強牙釉質抗齲力,吸煙者需加強牙周護理。兒童建議每3個月涂氟一次,正畸患者使用沖牙器清理托槽。出現持續(xù)性牙痛、牙齦自發(fā)出血或口腔潰瘍超兩周未愈應及時就診,避免延誤治療時機導致牙齒喪失風險。規(guī)律口腔檢查能實現疾病早篩,結合個性化預防方案可長期維持牙列完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