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岔氣可通過調整呼吸節(jié)奏、停止運動按壓疼痛部位、緩慢拉伸膈肌、補充電解質、預防性熱身等方式緩解。岔氣通常由呼吸肌痙攣、內臟震動刺激、電解質失衡、運動前飲食不當、核心肌群力量不足等原因引起。
1、調整呼吸節(jié)奏:
采用深慢腹式呼吸,吸氣時鼓腹、呼氣時收腹,避免淺快胸式呼吸。呼吸頻率建議與步伐協(xié)調,如兩步一吸、兩步一呼,通過規(guī)律呼吸減少膈肌異常收縮。若右側疼痛可嘗試呼氣時左腳著地,左側疼痛則右腳著地時呼氣。
2、按壓疼痛部位:
立即減速至停止,用掌心按壓肋骨下緣疼痛點并向前彎腰,持續(xù)30秒至1分鐘。按壓能放松痙攣的膈肌和肋間肌,彎腰體位可減少內臟對膈肌的牽拉。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疼痛未緩解時可重復操作。
3、緩慢拉伸膈?。?/h3>
雙手交叉舉過頭頂向疼痛對側傾斜,同時深吸氣保持5秒,重復3-5次。或采用跪姿貓式伸展,吸氣時塌腰抬頭,呼氣時拱背低頭,通過脊柱屈伸活動改善膈肌供血。拉伸后建議慢走2-3分鐘再恢復運動。
4、補充電解質:
運動中每小時飲用含鈉300-500mg、鉀100-200mg的運動飲料,避免純水過量稀釋體液。電解質紊亂會導致神經(jīng)肌肉興奮性異常,及時補充可預防再次痙攣。日常多攝入香蕉、橙子等富鉀食物。
5、預防性熱身:
運動前進行10分鐘動態(tài)拉伸,重點激活核心肌群,如平板支撐、鳥狗式等。充分熱身能增強膈肌與腹橫肌的協(xié)調性,建議跑前2小時避免高脂高纖維飲食,減少胃腸脹氣對膈肌的機械刺激。
日常應加強核心穩(wěn)定性訓練,每周進行3次普拉提或瑜伽練習改善呼吸肌耐力。跑步時穿著合身運動內衣減少胸部震動,保持軀干直立避免含胸姿勢。運動后及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促進肌肉修復。若頻繁發(fā)作或疼痛持續(xù)超過24小時,需排查胃食管反流、肋軟骨炎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