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患者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利尿劑、白蛋白制劑及抗纖維化藥物,常見藥物包括呋塞米、螺內酯、人血白蛋白等。治療方案需根據腹水程度、肝功能及并發(fā)癥綜合制定。
1、利尿劑:
呋塞米和螺內酯是肝硬化腹水的一線治療藥物,兩者常聯(lián)合使用以協(xié)同排鈉排水。呋塞米通過抑制腎小管鈉重吸收促進排尿,螺內酯作為醛固酮拮抗劑可減少鉀流失。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電解質平衡,防止低鈉血癥或腎功能異常。
2、白蛋白制劑:
人血白蛋白適用于中重度腹水或利尿劑反應不佳者,能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促進腹水回吸收。白蛋白輸注需配合利尿治療,同時需評估心血管負荷,避免循環(huán)超載。嚴重低蛋白血癥患者可能需要定期補充。
3、抗纖維化藥物:
秋水仙堿和吡非尼酮可能延緩肝纖維化進程,但需嚴格評估肝功能分級使用。這類藥物通過抑制星狀細胞活化減少膠原沉積,適用于早期肝硬化患者。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骨髓抑制和消化道不良反應。
4、抗生素預防:
諾氟沙星等喹諾酮類藥物可用于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的預防。肝硬化患者腸道菌群易位風險高,短期預防性使用可降低感染概率。需注意避免長期使用導致耐藥性,出現(xiàn)發(fā)熱或腹痛需及時就醫(yī)。
5、并發(fā)癥治療:
普萘洛爾可用于降低門靜脈壓力,預防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乳果糖則通過減少腸氨吸收改善肝性腦病癥狀。這些藥物需根據個體并發(fā)癥情況選擇,不可自行調整劑量。
肝硬化腹水患者需嚴格限制每日鈉鹽攝入在2克以下,適當補充優(yōu)質蛋白但避免過量。建議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選擇易消化的魚類、蛋清等食物??蛇M行床邊踝泵運動促進循環(huán),每日記錄體重和尿量變化。出現(xiàn)意識改變、嘔血或尿量驟減需立即急診處理。定期復查肝功能、腹部超聲及血氨水平,治療期間禁止飲酒和使用肝毒性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