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脹痛可能由睪丸炎、附睪炎、精索靜脈曲張、睪丸扭轉或外傷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感染治療、手術復位、物理治療等方式緩解。
1、睪丸炎:
細菌或病毒感染睪丸組織引發(fā)炎癥反應,常見病原體包括大腸桿菌、腮腺炎病毒等。典型表現為單側睪丸持續(xù)性脹痛伴發(fā)熱,陰囊皮膚發(fā)紅腫脹。需通過血常規(guī)、尿培養(yǎng)確診,治療以靜脈注射頭孢曲松等抗生素為主,配合臥床休息和陰囊托高。
2、附睪炎:
附睪部位細菌感染多由尿路逆行感染導致,常見于性活躍期男性。疼痛從附睪尾部向睪丸放射,可能伴隨尿頻尿急癥狀。超聲檢查可見附睪增粗,治療需口服左氧氟沙星2-4周,急性期需冰敷緩解腫脹。
3、精索靜脈曲張:
精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導致血液淤積,多見于左側睪丸。表現為久站后墜脹感,陰囊可見蚯蚓狀曲張靜脈。輕度可通過穿緊身內褲改善,重度需行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
4、睪丸扭轉:
睪丸系帶發(fā)育異常導致精索旋轉,屬于泌尿外科急癥。突發(fā)劇烈絞痛伴睪丸位置上移,6小時內未復位將導致睪丸壞死。需急診手術探查并行睪丸固定術,黃金救治時間為發(fā)病后4-6小時。
5、外傷因素:
直接撞擊或運動損傷可引起睪丸鞘膜積血,表現為漸進性脹痛伴陰囊瘀斑。輕微損傷可冷敷觀察,嚴重血腫需穿刺引流。建議運動時佩戴防護器具,避免睪丸部位遭受外力沖擊。
日常應避免長時間騎車或久坐,選擇透氣棉質內褲保持陰部干爽。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限制辛辣食物攝入。急性疼痛發(fā)作時立即暫停性生活,采用平臥位減輕陰囊壓力。若疼痛持續(xù)超過24小時或伴隨嘔吐發(fā)熱,需緊急就醫(yī)排除睪丸扭轉等危重情況。定期進行睪丸自檢,發(fā)現異常腫塊或硬度變化應及時就診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