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傷后可選用非甾體抗炎藥、肌肉松弛劑及外用鎮(zhèn)痛藥緩解癥狀,常用藥物包括布洛芬、鹽酸乙哌立松和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藥物選擇需結合損傷程度、疼痛特點及個體差異,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1、非甾體抗炎藥:
布洛芬、塞來昔布等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和疼痛,適用于急性期腫脹明顯的拉傷。這類藥物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胃潰瘍患者需謹慎。用藥期間需觀察是否出現(xiàn)皮疹或消化道出血傾向。
2、肌肉松弛劑:
鹽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可緩解肌肉痙攣和緊張狀態(tài),尤其適用于伴有明顯肌肉僵硬的拉傷。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嗜睡或頭暈等副作用,服藥期間應避免駕駛或操作精密儀器。
3、外用鎮(zhèn)痛藥:
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氟比洛芬凝膠貼膏通過局部滲透發(fā)揮抗炎作用,適合輕度拉傷或配合口服藥使用。皮膚破損處禁用,涂抹后需避免陽光直射以防光敏反應。
4、中成藥輔助:
云南白藥氣霧劑、活血止痛散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用前需排除過敏史,孕婦及皮膚敏感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5、營養(yǎng)補充劑:
蛋白粉、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素可支持肌肉修復,但需注意過量補充可能增加肝腎負擔。建議通過均衡飲食獲取營養(yǎng),必要時在營養(yǎng)師指導下選擇補充劑。
肌肉拉傷后48小時內應遵循RICE原則休息、冰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急性期后逐步進行康復訓練。飲食上增加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魚肉、雞蛋,補充鎂元素有助于緩解肌肉痙攣?;謴推陂g避免劇烈運動,可進行游泳等低沖擊運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若疼痛持續(xù)超過1周或出現(xiàn)關節(jié)活動受限、異常響聲等表現(xiàn),需及時就醫(yī)排除韌帶損傷或骨折。夜間睡眠時可使用枕頭墊高患肢減輕腫脹,日常注意運動前充分熱身,逐步增加訓練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