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紅腫可通過甲硝唑、阿莫西林、布洛芬等藥物緩解。牙齦紅腫的治療藥物主要有抗感染藥物、消炎止痛藥物、局部抗菌藥物、中成藥制劑、含漱液等。
1、抗感染藥物:
細菌感染是牙齦紅腫的常見原因,甲硝唑能有效對抗厭氧菌感染,適用于牙齦炎和牙周炎。阿莫西林作為廣譜抗生素,可覆蓋多數(shù)口腔常見致病菌。使用抗生素需嚴格遵循醫(yī)囑,避免濫用導致耐藥性。
2、消炎止痛藥物:
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能減輕牙齦組織的炎癥反應,緩解紅腫熱痛癥狀。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fā)揮作用,但胃腸道不適者需謹慎使用,必要時可配合胃黏膜保護劑。
3、局部抗菌藥物:
西地碘含片、氯己定含漱液等局部用藥可直接作用于病灶。西地碘能釋放有效碘殺滅口腔微生物,氯己定含漱液可維持口腔環(huán)境清潔。使用時應避免吞咽,兒童需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4、中成藥制劑:
牛黃解毒片、黃連上清丸等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功效。這類藥物通過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熱毒平衡改善癥狀,服用期間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脾胃虛寒者應減量使用。
5、含漱液:
復方氯己定含漱液、聚維酮碘溶液等能機械沖刷口腔細菌。含漱液使用方便,可深入牙齦溝清潔,建議餐后及睡前使用,使用后30分鐘內(nèi)避免進食飲水以保持藥效。
牙齦紅腫期間應保持口腔清潔,每日至少刷牙兩次并使用牙線。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果蔬,避免過硬過燙食物刺激牙齦。戒煙限酒,減少咖啡因攝入。若用藥3天后癥狀未緩解,或伴隨發(fā)熱、淋巴結(jié)腫大等情況,應及時就診口腔科排查牙周膿腫等嚴重情況。定期口腔檢查可預防牙齦問題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