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狹窄患者飲食需遵循細軟、易吞咽原則,主要注意事項有避免粗糙食物、少量多餐、充分咀嚼、控制進食速度、保持體位適宜。
1、避免粗糙食物:
選擇質(zhì)地細膩的食物如米糊、蒸蛋、豆腐等,避免堅果、粗纖維蔬菜等可能卡頓的食物。食物建議加工至糊狀或泥狀,干硬食材需用料理機打碎。急性期可選用腸內(nèi)營養(yǎng)制劑補充能量,減少物理刺激導致的黏膜損傷風險。
2、少量多餐:
每日5-6餐,每餐控制在200毫升以內(nèi)。過大的食團可能引發(fā)梗阻,分次進食可減輕食管負擔。兩餐間可補充營養(yǎng)密度高的流食如安素、能全力等醫(yī)用食品,但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配方。
3、充分咀嚼:
即使選擇軟食也應咀嚼20次以上,使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吞咽前確認口腔無殘留,戴義齒者需特別注意假牙固定情況。神經(jīng)性吞咽障礙患者可進行吞咽功能訓練提升進食安全性。
4、控制進食速度:
單次進食時間建議15-20分鐘,使用小勺控制每口量在5毫升左右。進食過程中出現(xiàn)嗆咳應立即停止,采用低頭姿勢促進食物排出。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鐘以上,睡前3小時禁食。
5、保持體位適宜:
進食時保持上身直立90度,頭部稍向前傾。臥床患者需抬高床頭至60度,必要時使用吞咽輔助椅。反流嚴重者可嘗試左側臥位進食,賁門失弛緩癥患者建議餐后散步促進排空。
食管狹窄患者需定期監(jiān)測體重和營養(yǎng)指標,長期飲食受限者應咨詢臨床營養(yǎng)師制定個性化方案。可適量添加橄欖油、酪蛋白等提高能量密度,避免過熱、過酸等刺激性食物。進行性吞咽困難或反復嗆咳需及時復查胃鏡,排除惡性狹窄或食管瘺等并發(fā)癥。合并反流癥狀者夜間可使用斜坡枕頭,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控制胃酸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