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出血可能由鼻腔干燥、外力損傷、過敏性鼻炎、高血壓、凝血功能障礙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局部壓迫、鼻腔保濕、抗過敏治療、降壓藥物、凝血因子補充等方式干預。
1、鼻腔干燥:秋冬季節(jié)空氣濕度低或長期處于空調(diào)環(huán)境會導致鼻黏膜脆弱易裂。使用生理鹽水噴霧濕潤鼻腔,室內(nèi)放置加濕器維持濕度在40%-60%,避免用力擤鼻。
2、外力損傷:挖鼻習慣或外力撞擊可能損傷鼻中隔前下方血管網(wǎng)。立即用拇指食指捏住鼻翼壓迫10分鐘,頭部微向前傾,冰敷鼻梁可促進血管收縮止血。
3、過敏性鼻炎:花粉、塵螨等過敏原引發(fā)鼻黏膜充血水腫??诜壤姿p輕炎癥反應,鼻腔沖洗清除過敏原,檢測過敏源后針對性避免接觸。
4、高血壓:血壓升高使鼻腔毛細血管壓力增大破裂。監(jiān)測血壓變化,按時服用氨氯地平、纈沙坦等降壓藥,限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5克,避免劇烈運動。
5、凝血異常:血小板減少或維生素K缺乏影響止血功能。血常規(guī)檢查血小板數(shù)量,凝血四項評估功能,補充維生素K或輸注血小板,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
日常增加獼猴桃、柑橘等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攝入,鼻腔出血期間暫停跑步等劇烈運動,睡眠時抬高床頭30度。反復出血超過每周2次或單次出血量大于50毫升需耳鼻喉科就診排除腫瘤可能,電子鼻咽鏡可明確出血點,嚴重者需電凝止血或鼻腔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