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腹瀉可通過蒙脫石散、諾氟沙星、口服補液鹽等方式治療,通常由飲食不當、腸道感染、食物過敏、腸易激綜合征、炎癥性腸病等原因引起。
1、吸附止瀉藥:
蒙脫石散通過吸附腸道內病原體及毒素發(fā)揮作用,適用于病毒性或細菌性腹瀉。該藥物不進入血液循環(huán),兒童及孕婦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服藥期間需注意與其他藥物間隔2小時,避免影響藥效。
2、抗菌藥物:
諾氟沙星作為喹諾酮類抗生素,適用于細菌性腸炎引起的腹瀉。使用前需明確病原體類型,避免濫用導致耐藥性。18歲以下青少年及哺乳期婦女禁用,可能引起頭暈、皮疹等不良反應。
3、補液調節(jié):
口服補液鹽能糾正腹瀉導致的水電解質紊亂,預防脫水。按照說明書比例配制溶液,少量多次飲用。嚴重脫水者需靜脈補液,伴有嘔吐時可每5分鐘喂食5-10毫升。
4、益生菌制劑:
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等益生菌能恢復腸道菌群平衡,緩解抗生素相關性腹瀉。需與抗菌藥物間隔2小時服用,儲存時注意避光冷藏。乳糖不耐受者選擇不含乳糖的劑型。
5、解痙止痛藥:
山莨菪堿可緩解腸痙攣引起的腹痛,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短期使用不超過3天,出現(xiàn)口干、視物模糊等副作用需停藥。伴有便血或發(fā)熱時禁用此類藥物。
急性期選擇低渣飲食如米湯、蘋果泥,避免乳制品及高纖維食物。癥狀持續(xù)超過48小時或出現(xiàn)血便、高熱需及時就醫(yī)?;謴推谥鸩皆黾用罪?、香蕉等易消化食物,配合腹部熱敷緩解痙攣。日常注意餐具消毒,處理生熟食分開,旅行時飲用瓶裝水預防感染性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