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瀉可選用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Ⅲ、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藥物對癥治療,通常由感染性腹瀉、食物中毒、腸道菌群紊亂等原因引起。
1、蒙脫石散:
蒙脫石散是一種消化道黏膜保護劑,能吸附腸道內的病毒、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減少水分丟失。該藥物不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適用于急性感染性腹瀉的輔助治療。用藥期間需注意與其他藥物間隔2小時服用,避免影響其他藥物吸收。
2、口服補液鹽Ⅲ:
口服補液鹽Ⅲ能預防和糾正脫水,調節(jié)水電解質平衡。其成分配比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標準,特別適用于兒童和老年人腹瀉時的補液治療。使用時需嚴格按說明書比例配制,少量多次飲用。
3、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
含長型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和糞腸球菌,可直接補充腸道益生菌,抑制致病菌生長。適用于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或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需用溫水或溫牛奶沖服,避免與抗生素同服。
4、諾氟沙星膠囊: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適用于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對志賀菌屬、沙門菌屬等腸道致病菌有較強抑制作用。18歲以下青少年、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用藥期間需避免陽光直射。
5、洛哌丁胺膠囊:
通過抑制腸道蠕動延長腸內容物滯留時間,適用于非感染性腹瀉的短期癥狀控制。不適用于發(fā)熱、膿血便的感染性腹瀉,可能導致毒素滯留。12歲以下兒童及急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禁用。
腹瀉期間建議進食低脂、低纖維的清淡飲食,如米湯、面條、蘋果泥等,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食物。注意補充水分,每日飲水量應達到2000毫升以上。癥狀持續(xù)超過48小時或出現發(fā)熱、血便、嚴重脫水等情況時需及時就醫(yī)。便后需用肥皂水徹底清潔雙手,患者的餐具應煮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恢復期可逐步增加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泡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