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牙齒松動可通過牙周夾板固定、基礎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日常維護等方式治療。牙齒松動通常由牙周炎、骨質疏松、咬合創(chuàng)傷、激素水平變化、齲齒等原因引起。
1、牙周夾板固定:
對于輕度松動的牙齒,采用樹脂或纖維帶制作的牙周夾板進行固定,通過將松動牙與鄰牙連接分散咬合力。該方法適用于牙槽骨吸收未超過根長1/3的情況,需配合每3個月復查調(diào)整。
2、基礎治療:
牙周炎導致的松動需進行齦上潔治、齦下刮治等基礎治療,清除菌斑和牙結石。治療需分2-4次完成,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治療后牙周袋深度減少可改善牙齒穩(wěn)固度。
3、藥物治療:
骨質疏松引起的松動可補充鈣劑、維生素D及雙膦酸鹽類藥物。牙周炎急性期可使用米諾環(huán)素、多西環(huán)素等局部緩釋藥物,全身應用甲硝唑控制厭氧菌感染。
4、手術治療:
重度牙周炎可選擇牙齦翻瓣術、引導性組織再生術,伴有嚴重骨缺損時需進行骨移植。無法保留的Ⅲ度松動牙建議拔除后種植修復,避免影響鄰牙健康。
5、日常維護:
使用軟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選擇含氟牙膏和牙線清潔鄰面。避免啃咬硬物,控制血糖血壓。每年進行1-2次專業(yè)潔牙,缺牙患者及時修復避免咬合紊亂加重松動。
飲食注意補充牛奶、奶酪等富鈣食物,適量食用蘋果、胡蘿卜等需咀嚼的食物刺激牙槽骨。飯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潔,戒煙限酒減少牙周刺激。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可改善骨質疏松,睡眠時避免磨牙。出現(xiàn)持續(xù)疼痛、溢膿等癥狀需及時就診,長期缺牙可能導致鄰牙傾斜和對頜牙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