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牙期可通過佩戴活動矯治器、功能矯治器、序列拔牙、間隙保持器、正畸托槽等方式干預。乳恒牙替換異常、遺傳因素、不良口腔習慣、齲齒繼發(fā)問題、頜骨發(fā)育不協(xié)調(diào)等因素可能影響矯正時機。
1、活動矯治器:適用于簡單牙列擁擠或反頜,利用可摘戴裝置輕微施力。需每日佩戴12小時以上,定期調(diào)整鋼絲弧度。避免進食過硬食物防止變形,矯治周期通常6-12個月。
2、功能矯治器:針對頜骨發(fā)育問題如Ⅱ類錯頜,通過改變下頜位置刺激生長。Frankel矯治器需配合吞咽訓練, Twin-block矯治器需全天佩戴。治療窗口期為8-11歲生長高峰期。
3、序列拔牙:解決嚴重牙弓長度不足,按計劃拔除特定乳牙。需每3個月拍攝全景片監(jiān)測恒牙胚位置,常配合導萌術幫助恒牙萌出。適用于牙槽骨擁擠度超過8mm的病例。
4、間隙保持器:乳牙早失后防止鄰牙傾斜,帶環(huán)式保持器需粘接于基牙。單側缺牙可選舌弓式,多顆缺牙適用Nance弓。需每月檢查間隙變化,恒牙萌出后立即拆除。
5、正畸托槽:恒切牙萌出后適用MBT直絲弓技術,采用低摩擦力陶瓷托槽。初期使用0.012鎳鈦圓絲排齊,后期換0.016×0.022不銹鋼方絲調(diào)整轉(zhuǎn)矩。全程需配合Ⅲ類牽引等輔助裝置。
替牙期矯正需結合牙齡評估Demirjian分期與頸椎骨齡片,每餐后使用沖牙器清潔托槽,避免啃咬蘋果等整塊食物。每日進行唇肌訓練改善口呼吸習慣,定期涂氟預防釉質(zhì)脫礦,早期干預可降低二期治療難度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