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皮膚切除縫合后需注意傷口護理、避免感染、減少張力、防曬保濕及定期復查。瘢痕修復效果主要受術后護理措施影響,不當處理可能導致瘢痕增生或色素沉著。
1、傷口護理
術后24小時內(nèi)保持敷料干燥,避免沾水。更換敷料時使用無菌生理鹽水清潔傷口,動作輕柔。若使用可吸收縫線無須拆線,非吸收縫線需按醫(yī)囑時間拆除。觀察傷口有無滲液、紅腫,出現(xiàn)異常及時就醫(yī)。
2、避免感染
遵醫(yī)囑口服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預防感染。禁止用手觸碰傷口,洗澡時用防水敷料保護。術后3天內(nèi)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出汗污染傷口。如出現(xiàn)局部發(fā)熱、跳痛或膿性分泌物,需立即進行抗感染治療。
3、減少張力
使用減張膠布或疤痕貼固定傷口周圍皮膚,持續(xù)3-6個月。避免做大幅度拉伸動作,面部手術者減少咀嚼和表情活動。胸背部手術者可穿戴彈力衣,防止瘢痕因皮膚牽拉變寬。
4、防曬保濕
愈合后3個月內(nèi)嚴格防曬,使用SPF30以上防曬霜。拆線1周后開始涂抹硅酮凝膠或積雪苷霜軟膏,每日2次按摩促進吸收。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刺激性成分的護膚品。
5、定期復查
術后1周、1個月、3個月分別復診評估恢復情況。增生性瘢痕需早期干預,可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閉治療。瘢痕體質者需長期隨訪,必要時聯(lián)合激光或放射治療改善外觀。
術后飲食宜清淡,多補充維生素C和優(yōu)質蛋白促進愈合,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規(guī)律作息,戒煙戒酒至少1個月。心理上需正確認識瘢痕修復的漸進性,避免過度焦慮。若瘢痕出現(xiàn)瘙癢、硬結等異常,應及時到整形外科或皮膚科就診,不可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