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肝轉移可通過影像學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測、病理活檢、肝功能評估、臨床癥狀觀察等方式診斷。肝轉移通常由腫瘤細胞經(jīng)門靜脈擴散、局部浸潤、淋巴轉移、血行播散、免疫逃逸等因素引起。
1、影像學檢查:
增強CT可顯示肝內低密度轉移灶,典型表現(xiàn)為"牛眼征";MRI彌散加權成像對微小轉移灶敏感度達90%;PET-CT能同時評估全身轉移情況,標準攝取值升高提示代謝活躍病灶。
2、腫瘤標志物:
CEA水平超過10ng/ml需警惕轉移,動態(tài)監(jiān)測可反映治療效果;CA19-9升高與肝膽管浸潤相關;CA242對肝轉移特異性較強。三項聯(lián)合檢測陽性預測值達85%。
3、病理活檢:
超聲引導下肝穿刺獲取組織標本,病理可見腺癌結構伴黏液分泌,免疫組化CK20+/CDX2+支持腸癌來源?;顧z同時可進行KRAS基因檢測指導靶向治療。
4、肝功能評估:
堿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轉肽酶異常升高提示膽管受壓;白蛋白低于35g/L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受損;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顯示維生素K代謝障礙。Child-Pugh分級用于手術風險評估。
5、臨床癥狀:
可能與門靜脈高壓、膽道梗阻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右上腹持續(xù)性鈍痛、進行性黃疸、不明原因體重下降等癥狀。查體可觸及肝緣下移、肝區(qū)叩擊痛陽性。
確診后需調整飲食結構,采用低脂高蛋白膳食,每日分5-6餐進食;適量進行太極拳、散步等低強度運動;定期監(jiān)測血常規(guī)和肝功能指標,每3個月復查增強CT評估治療效果。出現(xiàn)劇烈腹痛或嘔血需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