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不足可通過補益肺氣的中成藥調(diào)理,常用藥物有玉屏風顆粒、補中益氣丸、黃芪生脈飲等。肺氣不足多因久病體虛、過度勞累、外感邪氣等因素引起,表現(xiàn)為氣短乏力、易感冒、自汗等癥狀。
1、玉屏風顆粒:
主要成分為黃芪、白術、防風,具有益氣固表止汗的功效。適用于表虛不固所致的自汗惡風、面色蒼白等癥狀。該藥通過增強衛(wèi)外功能改善反復感冒,需注意陰虛盜汗者慎用。
2、補中益氣丸:
由黃芪、黨參、白術等組成,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對肺脾氣虛引起的氣短懶言、食欲不振效果顯著。服藥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避免影響藥效吸收。
3、黃芪生脈飲:
含黃芪、麥冬、五味子等成分,側重益氣養(yǎng)陰生津。適用于氣陰兩虛型肺氣不足,常見口干咽燥、心悸氣促等表現(xiàn)。糖尿病患者需在醫(yī)師指導下調(diào)整用量。
4、病因分析:
肺氣不足可能與慢性呼吸道疾病、長期吸煙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咳嗽無力、語音低微等癥狀?;A疾病控制后,肺功能鍛煉可輔助改善癥狀。
5、體質(zhì)調(diào)理:
過度勞累或營養(yǎng)不良可能導致肺氣不足,常伴隨免疫力下降。八段錦呼吸訓練配合山藥、百合等食療,有助于培土生金、補益肺氣。
肺氣不足患者日常可練習腹式呼吸,每周3-5次,每次15分鐘。飲食宜選擇銀耳羹、山藥粥等潤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秋冬季注意頸部保暖,外出佩戴口罩減少冷空氣刺激。適度進行快走、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運動時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0%左右為宜。若出現(xiàn)持續(xù)呼吸困難或咯血等嚴重癥狀,需及時進行肺功能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