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外露多數(shù)情況下難以完全恢復,但可通過治療控制癥狀并防止進一步惡化。
1、輕度牙根外露:
牙齦退縮初期可能由刷牙力度過大或牙周炎早期引起。使用軟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可減少機械刺激,含氟牙膏有助于強化暴露的牙根表面。牙周基礎治療如潔治術能清除菌斑結石,減緩牙齦繼續(xù)退縮。日常使用抗敏感牙膏可緩解冷熱刺激痛,但無法使已退縮的牙齦再生。
2、中度牙根外露:
伴隨明顯牙槽骨吸收時,需進行牙周翻瓣手術聯(lián)合骨粉植入。這種術式能部分覆蓋暴露根面,但修復高度有限。術后需長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每3個月接受專業(yè)牙周維護。咬合調整可減輕牙齒受力,避免使用牙簽等尖銳物刺激牙齦邊緣。
3、重度牙根外露:
當牙根暴露超過根長1/3且伴有牙齒松動時,可能需考慮牙齦移植術或結締組織移植術。這兩種手術可從腭部取軟組織覆蓋根面,但存在供區(qū)創(chuàng)傷和術后收縮風險。若伴隨嚴重牙槽骨缺損,可能需引導骨再生術,但無法恢復原始牙齦高度。極端情況下牙齒松動度達Ⅲ度時,拔牙后種植修復成為最終方案。
建議每日使用牙線清理鄰面,選擇含硝酸鉀的脫敏牙膏緩解癥狀。避免橫向拉鋸式刷牙,采用改良軟毛牙刷45度角清潔齦緣。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fā)現(xiàn)牙周問題,吸煙者戒煙可降低牙齦萎縮風險。對于已經(jīng)暴露的牙根,使用樹脂脫敏劑或玻璃離子水門汀進行根面封閉能顯著改善敏感癥狀,但需由專業(yè)醫(yī)師操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