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可通過局部麻醉治療、無痛操作技術、非侵入性修復等方式進行牙齒治療。哺乳期牙齒問題通常由激素水平變化、鈣質流失、口腔衛(wèi)生下降、齲齒進展、牙齦炎癥等原因引起。
1、激素影響: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易誘發(fā)牙齦充血腫脹,哺乳期激素回落可能加重牙齦退縮。建議使用軟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每日兩次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齦邊緣。哺乳后立即漱口減少細菌滯留。
2、鈣質代謝:母乳每日消耗300mg鈣質可能影響牙釉質再礦化。增加乳制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鈣磷食物攝入,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碳酸鈣或檸檬酸鈣制劑。
3、無痛治療:哺乳期可安全使用不含腎上腺素的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藥物半衰期約1.5小時不影響哺乳。建議治療前哺乳儲存乳汁,治療后間隔4小時再哺乳。
4、材料選擇:優(yōu)先采用玻璃離子水門汀等生物相容性材料進行充填,避免使用含雙酚A的復合樹脂。拍攝X光片時需用鉛圍裙防護,單次牙片輻射量相當于2小時自然暴露量。
5、炎癥控制:哺乳期牙齦炎可能與菌斑堆積、免疫調節(jié)異常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刷牙出血、牙齦腫脹等癥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配合牙周夾板固定松動牙齒。
哺乳期口腔護理需特別注意營養(yǎng)均衡與操作安全。每日保證500ml牛奶或等量酸奶補充鈣質,食用蘋果、胡蘿卜等需咀嚼的食物刺激唾液分泌。采用牙線輔助清潔鄰面菌斑,避免橫向拉鋸式刷牙造成楔狀缺損。出現(xiàn)持續(xù)牙痛或牙齦化膿時應及時就診,優(yōu)先選擇上午治療時段以便觀察術后反應。哺乳后30分鐘再進行口腔清潔可減少惡心反射,使用沖牙器時選擇最低檔位避免刺激牙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