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核心抗體陽性通常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或接種過疫苗,需結合其他乙肝五項指標綜合判斷。主要應對措施包括復查乙肝五項、肝功能檢測、病毒DNA定量、肝臟超聲檢查、定期隨訪觀察。
1、復查乙肝五項:
單純核心抗體陽性需復查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等指標。若表面抗體陽性且其他指標陰性,提示疫苗接種成功;若表面抗原陽性則可能為現癥感染。建議選擇三甲醫(yī)院感染科復查,避免假陽性干擾。
2、肝功能檢測:
通過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等指標評估肝臟炎癥程度。輕度升高可能與脂肪肝等非病毒因素相關,顯著升高需警惕乙肝病毒活動。檢測前應避免飲酒、熬夜等影響結果的行為。
3、病毒DNA定量:
采用PCR技術檢測血液中乙肝病毒載量,靈敏度達20IU/ml。病毒陽性者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可能存在隱匿性肝炎。檢測結果可指導抗病毒治療決策,建議每3-6個月監(jiān)測一次。
4、肝臟超聲檢查:
高頻超聲能發(fā)現早期肝纖維化、肝硬化等結構改變。對于病毒載量持續(xù)陽性者,建議聯合肝臟彈性檢測,無創(chuàng)評估肝硬度值。檢查需空腹8小時以上,避免腸氣干擾成像質量。
5、定期隨訪觀察:
無活動性感染者應每6-12個月復查,重點監(jiān)測表面抗原血清學轉換。育齡女性孕前需專項評估,避免母嬰傳播。隨訪期間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使用肝毒性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等。
日常需保持均衡飲食,適量增加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攝入,限制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建議選擇游泳、快走等中等強度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嚴格戒酒并控制體重,避免合并脂肪性肝病。注意個人衛(wèi)生用品專人專用,剃須刀、牙刷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不可共用。出現乏力、尿黃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不建議自行服用保肝藥物。疫苗接種者無需特殊處理,但表面抗體滴度低于10mIU/ml時可考慮加強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