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喉炎可通過西藥治療、中藥調理、局部用藥、免疫調節(jié)、物理治療等方式緩解。該病可能與感染、用嗓過度、胃酸反流、過敏反應、環(huán)境刺激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咽干、咽癢、異物感、咳嗽、聲音嘶啞等癥狀。
1、抗生素:細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咽喉炎需使用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阿莫西林、頭孢呋辛、克拉霉素。這類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濫用導致耐藥性。伴隨化膿性扁桃體炎時可能出現發(fā)熱癥狀。
2、中成藥:慢性咽喉炎常用清熱解毒類中成藥,如藍芩口服液、蒲地藍消炎片、金嗓利咽丸。中藥治療需辨證施治,痰濕體質者可配合二陳湯加減,陰虛火旺者適用養(yǎng)陰清肺湯。
3、含片噴劑:局部用藥可直接作用于咽喉黏膜,常用藥物有西地碘含片、西瓜霜噴劑、地喹氯銨含片。這類藥物能緩解咽部不適感,但不宜長期使用,避免破壞口腔菌群平衡。
4、抗過敏藥:過敏性咽喉炎需服用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孟魯司特鈉。這類藥物可減輕黏膜水腫,伴隨鼻塞流涕時可聯合使用鼻用激素噴霧。
5、霧化治療:頑固性咽喉炎可采用霧化吸入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布地奈德混懸液、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物理治療能濕潤氣道,稀釋黏痰,適合教師、歌手等職業(yè)用嗓人群。
慢性咽喉炎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推薦食用雪梨、銀耳、百合等潤肺食材。建議進行腹式呼吸訓練,控制室內濕度在50%-60%,長期聲音嘶啞者需定期喉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