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手術風險主要包括術后出血、感染、尿潴留、肛門狹窄和復發(fā)。多數并發(fā)癥可通過規(guī)范操作和術后護理有效預防。
1、術后出血:
術中血管結扎不徹底或術后結扎線脫落可能導致出血,表現為肛門持續(xù)滲血或便血。少量滲血可通過壓迫止血處理,活動性出血需二次手術止血。術后1周內需避免劇烈運動,保持大便通暢。
2、創(chuàng)面感染:
肛門部位易受糞便污染,術后可能出現切口紅腫、疼痛伴膿性分泌物。規(guī)范術前腸道準備、術中無菌操作及術后抗生素使用可降低感染風險。每日高錳酸鉀坐浴能促進創(chuàng)面清潔。
3、尿潴留:
腰麻或骶麻可能暫時抑制排尿反射,術后6-8小時無法自主排尿需導尿處理。術前控制輸液量、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有助于預防。老年男性合并前列腺增生者發(fā)生率更高。
4、肛門狹窄:
創(chuàng)面瘢痕攣縮可能導致肛門直徑縮小,表現為排便困難、便條變細。術中保留足夠皮橋、術后規(guī)范擴肛訓練可有效預防。嚴重狹窄需手術松解。
3、疾病復發(fā):
長期便秘、久坐等誘因未消除可能導致痔瘡復發(fā)。術后需保持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避免如廁時久蹲。定期進行提肛運動可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
術后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初期選擇米粥、面條等低渣食物,2周后逐步增加蔬菜水果攝入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至少1個月。每日溫水坐浴2-3次可緩解疼痛促進愈合,坐浴后保持肛門干燥?;謴推诒苊饩米谜荆ㄗh每1小時活動5分鐘。術后2周復查評估愈合情況,出現發(fā)熱、劇烈疼痛或大量出血需及時就醫(yī)。規(guī)范的手術操作配合科學的術后管理可使絕大多數患者獲得良好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