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冠延長術的適應證包括牙體缺損達齦下、齲壞或折裂至齦下、美學需求、修復體邊緣暴露不足、生物學寬度不足等情況。
1、齦下牙體缺損:牙體組織破壞延伸至牙齦下方,常規(guī)修復無法建立健康邊緣。通過手術降低牙槽嵴頂和牙齦高度,暴露至少3mm健康牙體結(jié)構,為全冠或嵌體修復創(chuàng)造條件。常見于外傷或深齲導致的牙頸部缺損。
2、根折至齦下:牙根橫向折斷位置低于牙齦附著水平。評估剩余牙根長度≥5mm且牙周健康時,可切除部分牙槽骨和牙齦組織,保留足夠冠根比1:1以上后行樁核冠修復。需配合CBCT評估剩余牙根量。
3、前牙美學重建:臨床牙冠過短影響微笑美觀。通過精確控制牙齦緣位置和牙槽骨修整,協(xié)調(diào)牙齦曲線與鄰牙關系。適用于牙齦增生覆蓋牙冠、牙齒萌出不足或被動萌長受阻病例。
4、修復體邊緣暴露:現(xiàn)有修復體邊緣被牙齦覆蓋導致繼發(fā)齲或炎癥。手術去除覆蓋軟硬組織,重新建立清晰的修復體-牙齒界面。需注意避免過度切除影響鄰牙生物學寬度。
5、生物學寬度侵犯:修復體或齲損距離牙槽嵴頂不足2mm引發(fā)牙齦炎癥。通過骨切除重建2mm結(jié)合上皮+1mm結(jié)締組織的生理間隙,常見于不當牙體預備或牙周治療后牙齦增生病例。
術后需維持口腔衛(wèi)生,使用軟毛牙刷配合牙縫刷清潔術區(qū),避免咀嚼硬物。建議術后6-8周待牙齦形態(tài)穩(wěn)定后再行永久修復,期間可佩戴臨時冠保護牙齒。定期牙周復查評估組織愈合情況,必要時進行牙齦按摩促進瘢痕軟化?;謴推谕扑]富含維生素C的飲食如獼猴桃、西蘭花,促進膠原合成。